寫在開始:
2020復試受到疫情等情況影響,復試可能有新的變化和新形式,請大家一定要及時關注官方發布的信息,確保萬無一失。
這篇分享我寫起來并不是很順暢,一是時間過去的有點久,第二呢,我的確是在備考復試的時候很多事情纏身也不夠努力,所以很難有說話權。
本篇經驗貼前半部分分成幾塊講述我的經歷和經驗,然后后半部分是摘取了幾位學弟學妹的問題,以Question & Answer的方式呈現。
按照去年的時間線來看:2月15日上午9點30在鄭大官網中可以查到成績,這個時候是沒有排名的(但是有很多機構會搜集大家的成績進行排名,有一定的參考意義),對成績有異議的同學可以申請復議。復議結束后2月24日可以從官網上查詢到自己的排名。這個時候一般就可以確定自己能否進入復試了。
*這里想補充說,如果是在邊緣的話,兩手準備,一邊不能放棄,反復電話聯系學院研招辦和研究生院,確認是否擴招;另一方面,也搜索一些調劑的信息,作為后路。(去年招生簡章上是36人-4人推免=32人。最后參加面試的46人,最終錄取46人。而其實原本還有幾個指標,只是這幾位同學提前調劑到了其他學校,錯過了鄭大。)
1.一段插曲
從初試結束到2月15日(去年的大年初十),我讀了一本尼爾波茲曼的《童年的消逝》。幫學長簡單做了一個問卷。除了平時會看一些公眾號的推送和資訊之外,沒有其他的學習。
和我比較熟悉的同學可能也聽我說過,出成績之前家人也幫我介紹了一份工作,也是一份說得過去的體面工作。但說實話,初試我自從交上試卷離開考場之后,我不敢說我一定能考上,但我內心一直都很平靜,冥冥之中感覺問題不大,基本沒有考慮過考不上的這個選項。包括我從今年答疑的同學中來看,從一些同學問我的問題和語氣中,我能夠感受到一些同學的那種胸有成竹的平靜。
得知初試成績之后,沒有想象中的優秀,按照我一貫的做法(成年人不做選擇,我全都要),我多次鄭州濮陽兩地往返,按部就班的將工作要進行的材料審查、面試、體檢、崗位選擇都進行了一遍,最終也以不錯的成績進入了最后的入職階段。但到了最后的最后,得知工作會和面試的沖突,并且當時多了一個候選人,我就將我的名額讓給了另一個女孩,畢竟我幾個月后還要離開上學,但對于別人來說,可能就是一個挺需要的工作機會。
這個插曲也并不是完全沒有用,我經歷了一套系統的資料準備、面試、體檢流程。不僅讓我整理、梳理了我的證書獎項,也準備了自我介紹、現場的面試。也算是提前感受了一次面試。
主動放棄的工作
2.備考思路
時隔一年,一些太具體的時間節點,我著實記不清楚了。但幾個重要的時刻:出國家線、出成績、出排名、出復試名單、出復試的具體方案、流程和準備材料。其實就是在具體的復試方案出來之后,我才想沉下心來復習。之前的時間也看了很多東西,基本上都是一些注意事項、經驗貼、材料的準備,真正涉及知識的不多。
我去年最初的思路是(建議大家參考):
1. 將初試參考書目再系統過一遍(尤其是《傳播學教程》和《新聞學概論》)
2. 補充劉海龍老師的《范式與流派》(當時是想能夠深入一些)
3. 跟著我比較喜歡的幾個機構的公益訓練每天打卡開口說(拖鞋哥、覓游、考新聞等)
4. 和身邊朋友練口語
5. 看兩三本專業經典書籍
但真實情況到了最后的時候,我基本上都沒有怎么完成。我大片大片的學習時間就是在考前的一天半。在此之前,學習的時間一般就集中在晚上睡前學習40分鐘到一小時。
現在還很清楚的記得當時關系比較好的朋友跟我說:其他的事情你什么時候都能做,考試就這一次啊,你一定要重視!但當時可能也是我心里有一定的把握,而且陪奶奶輸液、家里一些雜事還有必須立即交接的工作,這些事情趕到一塊,我不可能完全不管。
3.復試流程
30號體檢+筆試(周六)
31號英語面試+專業面試。(周日)
31號下午六點多公布復試成績(張貼在學院公告欄)。
4月1日下午公布錄取名單(學院官網)。
復試成績占比:專業課面試50%,英語面試20%,專業課筆試30%。
著作權歸作者所有。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,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去年我和老王都住在東區,打車或地鐵去鄭大的時間大概是1小時,我們最初也沒有考慮定賓館的事情,決定早起趕過去。后來想要定個鐘點房,在中午吃飯的時候可以簡單休息一下,但也沒有找到比較合適的,合適的好像也沒房間了。最后我們中午在東門對面的咖啡館吃飯休息。
30號就是新傳院復試的第一天,第一個項目是體檢,很多人都說要提前去,可以節省排隊的時間,當時考法學的朋友到的早,他說如果我們快的話就可以和他一起進(就是插隊),但后來到的有些晚也沒太好意思。
流程:找校醫院樓下的老師領取了表格,排著隊,貼照片寫信息進去體檢。雖然隊伍很長,但基本上一直在走動,不會覺得太難熬或者太久。當然我特怕抽血,我把所有的項目都做完,最后抽血,抽完了休息好久才走。
我印象中好像要去學院交個東西,我們還看了下午筆試的考場。然后我們就去東門對面的咖啡館點了兩個兒童餐意面,互相提了一些問題。(我還記得其中一個問題:你平時比較喜歡的公眾號?我還記得我當時的答案:【人物】公眾號。)
下午筆試的時間比較奇怪,還挺晚,沒記錯應該是下午四點。筆試的第一道題我記得很清楚,報刊的有機運動。也是今年專碩初試的考題。筆試也考到了當時比較熱點的丁香醫生手撕權?。ó敃r我初試就看了很多關于健康傳播的東西,所以都用上了。)也考到了抖音,題目不算是很偏。除了名詞解釋,論述還有實務題目。時間是三個小時,要奮筆疾書,基本上剛寫完就到了交卷的時間了,出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。
坐地鐵回到東區,在海匯中心旁邊的便利店買了手抓餅,然后坐在二樓走廊的椅子上過問題。過了一會就回去休息了。
31號的主要任務是面試,專業課+英語面試。前一天的體檢晚到一些沒什么問題,第二天就一定要準時了!到學院后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所有專業考生都在一個會議室里候場,這時候會有學長學姐組織面試,三個專業會分開面試。
專碩的人數比較多,分成兩組。同學們依次排著隊上去抽簽,根據抽簽的前后進行面試。規則是:抽簽的次序是你的專業課面試順序,英語面試根據此反過來。比如:你如果抽到1號,那就是專業課第一個面試,英語最后一個面試。
我抽到的專業課在最后幾號,所以我第一組就被拉去英語面試了。
4.關于英語面試
從往年來看,英語面試都是讀一篇文章,然后根據文章回答問題。但去年是現場抽取題目,二選一,現場作答。在此之前,一分鐘的英文自我介紹??紙鲋械睦蠋熞还灿袃晌唬阂幻⒄Z學院的老師是主面,另外一位是新傳院的老師。第一位同學答題,第二位同學抽題準備。供我們準備的時間就是前一位同學的面試時間。(我真的太容易被環境影響了,我準備的時候一直在聽前一位同學的回答)
我抽到的問題是“你是否喜歡用電視收看體育賽事?”追問的問題是“移動手機端看起來會更方便,為什么不用手機看?”英語口語原本是我的強項,我只發揮出了正常水平,但沒有很出彩。最后我還想多加補充的時候,老師微笑著說“It’s OK?!?/span>
其他也有同學抽到“你是否做過志愿者,分享這段經歷?”“微博和微信的區別”等等。題目并不會很難,我們用基礎的詞匯就能夠回答,在現場能夠呈現出更加自信、更加流利、更加標準的發音以及更地道的表達應該是老師更想看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