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 者:羅小未 主編 著 羅小未 編
定 價:48
出?版?社: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04年08月01日
頁 數:393
裝 幀:平裝
ISBN:9787112060221
前言
章 18世紀下半葉~19世紀下半葉歐洲與美國的建筑
節 工業革命對城市與建筑的影響
第二節 建筑創作中的復古思潮——古典復興、浪漫主義、折衷主義
一、古典復興(CLASSICAL REVIVAL)
二、浪漫主義(ROMANTICISM)
三、折衷主義(ECLECTICISM)
第三節 建筑的新材料、新技術與新類型
第四節 面對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
一、巴黎改建
二、“新協和村”
三、“田園城市”
四、“工業城市”
五、“帶形城市”
六、美國的方格形城市
第二章 19世紀下半葉~20世紀初對新建筑的探求
節 建筑探新的社會基礎
第二節 歐洲探求新建筑的運動
一、探求新建筑的先驅者
二、藝術與工藝運動
三、新藝術運動
四、奧地利、荷蘭與芬蘭的探索
第三節 美國的芝加哥學派與賴特的草原式住宅
一、高層建筑的發展與芝加哥學派
二、賴特的草原式住宅
第四節 法國對鋼筋混凝土的應用
第五節 德意志制造聯盟
第三章 新建筑運動的高潮——現代建筑派與代表人物
節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社會歷史背景與建筑活動
第二節 建筑技術的進展
第三節 戰后初期建筑探新運動的持續及其流派
一、古典復興、浪漫主義、折衷主義仍在運行
二、堅持探新的表現主義派、未來主義派、風格派與構成主義派
第四節 新建筑運動走向高潮——現代建筑派的誕生
第五節 格羅皮厄斯與“包豪斯”學派
第六節 勒?柯比西埃
第七節 密斯?范?德?羅
第八節 賴特和他的有機建筑
第九節 阿爾托
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城市建設與建筑活動
節 戰后的建筑概況
一、西歐
二、北歐
三、美國
四、巴西
五、日本
六、蘇聯
第二節 戰后的城市規劃與實踐
一、20世紀40年代后期的城市規劃與建設
二、20世紀50年代的城市規劃與建設
三、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城市規劃與建設
四、對未來城市的設想
第三節 高層建筑、大跨度建筑與戰后建筑工業化的發展
一、高層建筑
二、大跨度與空間結構建筑
三、戰后西方國家建筑工業化的發展
第五章 戰后40~70年代的建筑思潮——現代建筑派的普及與發展
節 進程中的反復與建筑既有物質需要又有情感需要的提出
第二節 對理性主義進行充實與提高的傾向
第三節 粗野主義傾向與勒?柯比西埃的廣泛影響
第四節 講求技術精美的傾向
第五節 典雅主義傾向
第六節 注重高度工業技術的傾向
第七節 講究人情化與地域性的傾向
第八節 第三世界國家對地域性與現代性結合的探索
第九節 講求個性與象征的傾向
第六章 現代主義之后的建筑思潮
索引